非洲豬瘟防控清潔消毒技術(shù)要點
中國農(nóng)業(yè)科學院蘭州畜牧與獸藥研究所牽頭編制
2019 年 9 月
上篇 清潔與消毒
非洲豬瘟病毒環(huán)境耐受力強,滅殺的基本原則是“七分清洗,三分消毒”。
一、清潔消毒一般程序
——去除有機物(干洗)
——預浸洗滌
——使用清潔劑清潔
——沖洗去除洗滌劑
——干燥
——消毒
——消毒劑作用
——沖洗
——干燥
二、清潔以保證消毒效果
清潔是消毒過程中不可忽略的步驟,清潔的作用:
一是去除可能抑制消毒作用的油、油脂、滲出物或糞污等。二是減少微生物。
2.1 清潔的方式
2.1.1 干洗
(1) 從生產(chǎn)區(qū)或設(shè)備中去除所有污染物和有機物質(zhì)(例如土壤、糞便、飼料和墊料),移走并無害化處置這些物質(zhì),避免有機物質(zhì)降低消毒劑的消毒效果。
(2) 廢物的處理和處置應(yīng)盡可能減少病原體在土壤、空氣或水中的進一步傳播。由于有傳播微生物的風險,不應(yīng)使用鼓風機進行干洗。
(3) 用水濕潤區(qū)域或物品,控制灰塵和病原體的氣霧化(浸泡前)。
(4) 清潔所有區(qū)域、設(shè)備和物品,包括地板、燈具、風扇葉和百葉窗等。
2.1.2 濕洗
(1) 清洗前,關(guān)閉電氣設(shè)備,將其密封或移走。
(2) 必要時,擦洗和刮削去除油、油脂或滲出物,確保清潔干凈。
(3) 特別注意清除積聚的污垢。
(4) 深裂、裂縫、凹坑、孔隙或其他表面不規(guī)則的地方,應(yīng)控制排水,防止污染擴大。
(5) 根據(jù)需要,使用低壓或高壓水槍沖洗去除環(huán)境中經(jīng)常存在的尿液、糞便以及孔隙中的污染物。
(6) 使用 90℃以上熱水進行清洗。條件允許時,使用熱蒸汽清潔方法清理裂縫和管道內(nèi)部。
2.2 清潔劑的選擇
表 1清潔劑類型與消除目標物的對應(yīng)關(guān)系
目標物 | 酸性清潔劑 | 中性清潔 | 堿性清潔 |
(pH<6.5) | (pH6.5~7.5) | (pH>6.5) | |
微生物 | 好 | 差 | 中 |
無機物 | 好 | 差 | 差 |
有機物 | 中 | 中 | 好 |
脂類物質(zhì) | 中 | 好 | 好 |
三、消毒
3.1 消毒劑的種類
3.1 高水平消毒劑
殺菌譜廣、消毒方法多樣。包括含氯消毒劑、二氧化氯、過氧乙酸、甲醛、過硫酸氫鉀等消毒劑及一些復配消毒劑。
3.2 中等水平消毒劑
溶解度好、性質(zhì)穩(wěn)定、能長期貯存,但不能作滅菌劑。包括碘類(碘伏、碘酒)、酚類、醇類、雙鏈季銨鹽類、醇類等消毒劑。
3.3 低水平消毒劑
性質(zhì)穩(wěn)定、能長期貯存,無異味,無刺激性,但殺菌譜窄,對芽胞只有抑制作用,無顯著殺滅作用。包括單鏈季胺鹽類、胍類等消毒劑。
3.2 消毒方法
見表 2。
表 2 不同消毒方法類別與適用范圍
類別 | 消毒方法 | 滅殺病原體方式 | 適用范圍 |
物理消毒 | 紫外線消毒法 |
紫外線照射 |
物體表面和空氣 |
焚燒消毒法 | 火焰焚燒 | 垃圾、污物 | |
煮沸消毒法 | 水中加入 1-2%蘇打(100℃)煮 沸 |
金屬制品和耐煮物品 | |
干熱消毒法 | 干熱滅菌器(160℃) | 實驗室器皿、金屬器械等 | |
化學消毒 | 噴灑法 | 消毒液噴灑物體表面 | 地面、墻壁、畜體表等 |
噴霧法 | 氣霧發(fā)生器將消毒液制成霧化粒子 | 畜舍內(nèi)空氣、畜體表、帶畜消毒 | |
浸泡法 |
預消毒物體浸泡于消毒液 | 飼養(yǎng)工具、治療與手術(shù)器械 等 | |
熏蒸法 |
在密閉的舍內(nèi)生成消毒劑氣體 | 畜舍內(nèi)空氣、縫隙、舍內(nèi)物 品 | |
生物熱消毒 法 |
微生物發(fā)酵產(chǎn)熱 |
糞便、墊料 |
3.3 不同場所的消毒劑選擇見表 3。
表 3 不同場所的消毒劑選擇
應(yīng)用范圍 | 推薦消毒劑種類 | |
道路、車輛 | 生產(chǎn)線道路、疫區(qū)及疫點道 路 |
氫氧化鈉(燒堿)、生石灰、含氯消毒劑 |
車輛及運輸工具 | 酚類、過氧乙酸、二氧化氯、含氯消毒劑 | |
生產(chǎn)加工區(qū) | 大門口及更衣室消毒池、腳 踏池 | 氫氧化鈉、含氯消毒劑 |
畜舍建筑物、圍欄、木質(zhì)結(jié)構(gòu)、水泥表面、地面 | 含氯消毒劑、季銨鹽類、過氧乙酸、過硫酸氫鉀類 | |
生產(chǎn)、加工設(shè)備及器具 | 二氧化氯、過氧乙酸、含氯消毒劑、季銨鹽類、過硫 酸氫鉀類 | |
環(huán)境及空氣消毒 | 次氯酸、過氧乙酸、二氧化氯 | |
飲水消毒 | 季銨鹽類、過硫酸氫鉀類、二氧化氯、次氯酸等含氯消毒劑 | |
人員皮膚和手消毒 | 含碘類、次氯酸、乙醇+氯已啶 |
| 衣、帽、鞋等 | 含氯消毒劑、過氧乙酸、2.0%碳酸氫鈉溶液(煮沸) |
辦公、生活區(qū) | 疫區(qū)內(nèi)辦公室、宿舍、公共 食堂等場所 |
二氧化氯、含氯消毒劑、過氧乙酸、過硫酸氫鉀類 |
人員、衣物 | 出入人員,隔離服、膠鞋等 | 二氧化氯、含氯消毒劑、過氧乙酸、過硫酸氫鉀類 |
3.4 選擇消毒方法的基本原則
(1) 產(chǎn)品合規(guī),即正式批準的產(chǎn)品。
(2) 有效,即有效快速殺滅目標微生物。
(3) 安全,即對人畜安全,毒副作用小,保護消毒物品不受或少受損。
(4) 環(huán)保,即對環(huán)境無污染或污染輕微。
表 4 消毒劑的類別及毒副作用
類別 |
產(chǎn)品舉例 | 毒副作用 | 推薦指數(shù) | |||
人 | 畜 | 環(huán)境 | 推薦 | 慎用 | ||
含氯消毒劑 | 次氯酸、次氯酸鈉、二氯異氰脲 酸鈉 | 刺激大 (除次氯酸) | 刺激大 (除次氯酸) |
易分解 |
√ |
|
二氧化氯類 | 二氧化氯消毒劑 | 無毒,刺激小 | 無毒,刺激小 | 安全 | √ |
|
醛類 | 戊二醛、甲醛 | 致癌、刺激性 強 | 致癌、刺激性 強 | 水體污染 大 |
| √ |
酚類 | 甲基苯酚 | 低毒 | 低毒 | 水體污染 小 | √ |
|
過硫酸氫鉀 類 | 過硫酸氫鉀 | 刺激性低 | 刺激性低 | 易分解 | √ |
|
季銨鹽類 | 苯扎溴銨、雙癸 甲溴銨 |
低毒、刺激小 |
低毒、刺激小 |
污染小 |
√ |
|
3.5 影響消毒效果的因素
(1) 消毒劑濃度:一般消毒劑有效濃度與消毒效果成正比。
(2) 作用時間:作用時間與消毒效果成正比,濃度越高消毒時間越短。
(3) 病原微生物的數(shù)量:微生物越多,需要消毒劑的劑量越大。
(4) 溫度:通常消毒速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快,故溫度高滅殺效果好。
(5) 酸堿度:有些消毒劑酸堿度的改變直接影響消毒效果。
(6) 有機物質(zhì)或拮抗物質(zhì):一些有機物對病原有保護作用,影響消毒效果。
(7) 消毒頻率:消毒頻率越高,消毒效果相應(yīng)越好。
四、清潔沖洗與消毒后沖洗污水的處理
集中收集清潔沖洗與消毒后沖洗產(chǎn)生的污水至污水處理池,并按比例投放含氯消毒劑消毒處理,其排放應(yīng)符合《GB 18596 畜禽養(yǎng)殖業(yè)污染物排放標準》。